媽媽給寶寶取名“沐風”,爺爺手誤漏寫一筆,媽媽大喜:就這個網上有一位家長分享了她家孩子取名字的經曆,可以說是一波三折。
中國是因參與這些項目的建設而間接獲得戰略收益,那種指責“一帶一路”帶有戰略目的言論是本末倒置,混淆因果。相比之下,美國參議院2018年10月通過了針對“一帶一路”的“更好地利用投資引導開發法案”,美國著名智庫國際與戰略研究中心在評論該法案時毫不掩飾地指出,“新的美國發展金融機構()將幫助發展中國家繁榮,同時推進美國的外交政策目標和增強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”。
6月舉行的7峰會采納一項由美國倡導的全球基建新計劃,欲與中國的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分庭抗禮。對此,我認為中國不必過於在意美方的意圖,全球基礎設施建設存在巨大的資金缺口,發展中國家歡迎任何可以為基建項目提供合理條件融資的國際倡議。中新社記者:您對中國及其他沿線國家如何推進“一帶一路”國際合作有何預期和展望?許慶琦:新冠大流行改變了世界,國際新格局下的“一帶一路”需有新的內涵,可著重開發在加速經濟複蘇、改善民生和促進民心相通上產生立竿見影效果的經濟合作項目。
最新發布的《2021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報告》顯示,新冠疫情抹去了數十年的發展成果,2020年貧困人口數量增加了1.19億到1.24億人。“扶貧濟困”也可成為後疫情時代“一帶一路”建設的新內涵,中國的扶貧經驗可為有益借鑒。
疫情凸顯出信息通信技術、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重要作用,產業數字化轉型加快。
後疫情時代可大力推動建設“數字‘一帶一路’”,加強跨境電商、智慧城市、遠程醫療與教育、智能製造等領域的合作。正確處理長遠目標與短期目標的關係,把握好降碳的節奏和力度。
“五大創效”以組織創效為統領,相互貫通、互為支撐,要一體堅持、統籌推進、協同發力。--新變革: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、質量變革。
新濟鋼要在複雜多變的外部形勢下實現高質量發展,不僅要與風險“共舞”、承壓力前行,更要繼續堅持“變革”賦能,持續深入推進“動力變革”,向“質量變革”邁進,推動新濟鋼盡快實現從“量變”到“質變”的發展飛躍。要把“供應鏈一體化布局”“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化”“產業園‘特區’機製建設”作為撬動“質量變革”的三大重點工程,推動集團公司在“產業布局結構優化”“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”“幹部職工創造能力和企業發展動力”等三個方麵實現新突破。
(作者:黃驊外圍模特)